By

日杂11–28

《时尚艺术》200610 创刊号 江西    28.00元


  
一般的时候卖45.00元人民币,号称<只有艺术才能为时间赋予永恒,只有艺术才能令文化生活有趣味。我们将全力为艺术鼓而歌,这里不会有物欲的空虚,这里不会有土豪的无耻,纵使不合时宜,纵使孤军奋战,我们会以自己的方式走下去>。这是江西日报社《大江周刊》与海内外精英豪杰办的新刊,刊首语中有些话并不完全准确比如说<上海还缺少一本真正奢侈品杂志,我们杂志的新生实在恰逢其时,我没说什么,因为我知道,不仅仅是上海,整个中国也没有>…..这几句说的太涨了,他讲的杂志不仅上海有,北京也有,类似的杂志谈手表历史与现实的就有多种,杂志是用来看的,让人用金钱购买的,绝不是展示办刊人自己的那点才华的地方。

 

By

日照11–27

By

日杂11–27

<<汽车商业评论》200611月总第001期,江苏 20.00

 

     是江苏《精品》办的杂志,主管在江苏,编辑广告、发行在北京,以真正深度的报道与观察,优美的文字与形式,为汽车产业链上的商业精英提供最优雅、最愉快和最有收获的阅读。自称为中国汽车商业报道第一刊,也是一本用严肃庄重的态度报道,评论与汽车工业有关的商业实践和商业智慧的高级刊物。要凭借全球视野、专业手段、高尚品味、力图塑造中国汽车杂志王者风范。天哪!车不是驾驶的啊,一说就能开的啊!!

 

By

日荐11–26

                                                                          <转载>

多元价值视野中的文学

评《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

陈广兴

早在1837年,爱默生就已在他著名的《美国学者》的演讲中宣布了美国文学的独立。在此后的发展中,美国文学出现过两次繁荣:19世纪中叶的浪漫主义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而后者才真正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崛起。罗伯特斯皮勒在《美国文学的周期》中认为,此阶段“产生了无愧于跻身其他国家和其他时代的伟大文学之林的杰出文学。”我国对美国文学的研究侧重于作家研究、理论研究、流派研究、以及综合文学史的撰写,相形之下,断代史研究相对滞后。虞建华教授等撰写的《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化思潮和文学表达》不仅凸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文学史上不同凡响的重要地位,而且在断代史研究方面亦将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撰写美国文学史,虽然可以做到“不虚美,不隐恶,”但往往易于步西方的后尘,严重者更不乏抄袭之嫌。文学研究的精髓和生命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前提则是继承。《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在浩瀚繁杂的资料中,整理出西方对特定文学现象的通行解释,然后再把这些解释放回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中,重新考证,继而得出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样,著者没有简单地把文学史当成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是如盛宁所说,“将文学作品纳入某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范式之中”,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考察。此外,真正的文学史不仅应该包括作家和作品,而且应该包括作家和作品被阐释的历史。《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在此方面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把文学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研究,总结了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评价,使研究具有了历史高度。

全书分上、下两编,集中讨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社会观念的形成变迁,文学运动的兴衰起落,作家的创作和成就。被称为“喧嚣的20年代”和“爵士时代”的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破陈规,标新异,反传统,求变革”为时代风尚。短短十年间,海明威、费茨杰拉德、庞德、艾略特、奥尼尔等作家在小说、诗歌和戏剧等领域发起一场以文化抗议为中心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在被称为“大萧条时期”、“愤怒的10年”和“红色的10年”的30年代,严重的经济崩溃在文化界激起强烈的反响,并迅速形成被称作抗议文学的左翼文学。斯坦贝克、詹姆斯法雷尔、迈克尔戈尔德等一大批温和派和激进派左翼作家在革命意识的感召下,将文学笔锋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断代文学史研究的专门化程度比普通文学史更高,但研究的范围又比专门的作家作品研究更广。基于这种双重特点,断代文学史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优势。《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正是利用了这种优势,对大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作家作品同时进行深入、集中的研究,使两者相得益彰。著者在研究中简繁得当,对有争议的问题,不惜笔墨,重点论述。对“迷惘的一代”作家自我流放的原因,虞建华教授首先把流行的解释总结为“战争幻灭说”和“文化朝圣说”,并指出它们的片面性。继而广征博引,深入地讨论了导致文化青年流放原因的复杂性和多重性,提出了广为忽视的几个因素,如:文学女性化风潮,城市的“移民化”和贫民化,法郎贬值,格林尼治村的瓦解等。对海明威和费茨杰拉德的研究中,著者指出两位作家的思想中都有某种终其一生也没有摆脱掉的“青年性”,这种对青年特质的固着造就了两位作家鲜明的文学个性,也严重地限制了他们思想的健康成长和深化。

《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史,它的语言鲜活生动、形象具体,随处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表达。著者飞扬的文字、泉涌的才思常常把抽象、枯燥的概念转化为富有独创性的意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此外,多变的句式很好地为著者思想的表达服务,气势恢弘的排比句能使所表达的感情充沛丰盈,极富感染力。著作中妙语佳句不胜枚举,将艰深的道理和理性的思辨用陌生化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在兴趣盎然中获益非浅。

严肃的学术品格背后是著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在理论满天飞的今天,作者摈弃了动辄套理论、贴标签式的僵化的评论,而是始终坚持一种“反对阐释”的立场,依赖于苏珊桑塔格所说的人们感性体验中的那种敏锐的感知力,讨论作家如何在其作品中艺术地再现现实,并进而参与历史的创造。

该书的主要作者虞建华教授在1991年以文学文化研究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不断有高质量的文章和著作问世,使研究同行大受裨益。在写作此书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虞建华教授于2002年移砚美国杜克大学,潜心著书。其结果不负众望,该著作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性和知识性,而且具有鲜明的审美性和可读性。著者的远见卓识和辛勤劳动赋予它极高的权威性,使它完全能与西方同类研究成果形成对话,实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By

日照11–26

By

日杂11—26

《扣篮 –SLAM 200611 改版 —创刊号  湖南  10.00

 

   是《全体育-扣篮》的升级版,是美国SLAM杂志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合作伙伴的!原来过去的那些包括这本杂志的前身的杂志都不是原文授权的啊,而是未经人家许可拿来用的,这本也许该叫“改邪归正”号,或者叫“弃恶从善”号,看来真的要走向世界了。但杂志好与坏就难说了。

 

 

By

日荐11–25

P1

 

  

 

在海拔壹万叁仟米的地方

 

可以看到幸福

 

 

P2

 

在海拔13000米的地方

漂浮着一块核桃般大小的大陆泰码泰

 

在那里,你的生命是永恒的

但你却无法留住对自己永恒生命的记忆

每隔一段时间

你就无可挽回地忘却之前你认识的每一个人

忘记与他们之间发生的每一件事

包括所有不幸,也包括所有幸福……

在那里,生活就是无数次的从零开始……

在那里,你的一生,可能是无数次新生的狂欢

也可能是同一个宿命的无尽轮回……

 

 

P3

 

那里的一切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在它成为电影之前

需要一个更形象的方式来表现

 

于是

一个来自于那个世界的年轻人

用文字、绘画和音乐

为我们描述了这一切

 

 

P4

 

书名:《在海拔壹万叁仟米的地方》

作者:李果

形式:【文本绘本音乐】

类别:幻想作品

 

 

P5

 

作品梗概

 

P6

 

泰码泰大陆上的四座城堡江、风、水、霜

分别对应春、夏、秋、冬。

每个城堡中的人都拥有永恒的生命,

但是只能在属于自己的一个季节里苏醒,

10个月的休眠后,他们会彻底忘记上一次苏醒时的经历。

 

 

P7

 

在这个人与人之间注定要相互遗忘与自我遗忘的世界中

依旧有人渴望终身厮守的爱情。

在这些永远无法同时醒来并相遇的城堡之间

依旧有人散播刻骨铭心的仇恨。

 

面对泰码泰大陆无法改变的规律

所有这些,是否都将成为徒劳?

 

 

P8

 

,故事的叙述者。

曾经是泰码泰水之城堡唯一的居住者。也是本作品中三个故事的线索穿插者与叙述者。为我们引出了另外三座城堡中三个作者的三个故事。

 

 

P9

 

第一个故事 文本  《江》

泉,江之城堡的文献记录者。可惜写在纸上的记忆,永远改变不了人内心的盲目。

记录了他一次次错过前世之约的真相的90天日记,构成了本书第一个迷幻而感人的故事。

 

 

P10

 

第二个故事绘本  《风》

一个没有记忆的地方,又如何能在心中埋下仇恨呢?

夏草香蕈,风之城堡居民,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奥秘。并以自己的方式,终止了这持续了上万年的荒唐。

她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这一段经历。

 

 

P11

第三个故事音乐  《霜》

霜之城堡在冬季苏醒,主要的工作是制造形成泰码泰四季轮转的布拉达寒流。

 

最严厉的惩罚总是与最强烈的诱惑同行

而内心最强烈的冲动也总让任何惩罚显得微不足道

在泰码泰也不例外。

那些企图跨越季节阻断的爱情,唯一的结局就是以付出永恒生命为代价。但这并不能阻止那些发现了爱的人们,就像霜之城堡的乐师--夷

夷奔向风之城堡,以永远的诀别完成对爱人永远的斯守;90天的旅途中留下9首泰码泰音乐《霜》

 

 

P12

文本部分:约5万字叙述性文本(不含绘本部分的描述)

绘本部分:114页漫画绘本

音乐部分:泰码泰风格的原创音乐9首(CD形式)

歌曲名称:

1:《布拉达的风》

2:《春之歌》

3:《舒比利酷藏扬河的早晨》

4:《霜之歌》

5:《我的香蕈,我的泰码泰》

6:《风之歌》

7:《一点露》

8:《梦里唱歌的人》

9:《挽歌》

 

 

P13

 

创作背景

 

 

P14

 

作者李果,男,八十年代生人。作品各个层面的创作元素,经历了近十年的积累时间;独特的时代文化背景造就的这一代人超现实(幻想)的审美趣味,在本作品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表现;

由于作者罕见的综合能力,本作品不仅对小说作品的形式进行了开创性的突破,同时在幻想故事风格、漫画风格与音乐风格上,都有着相当独到的创新。

 

 

P15

《在海拔壹万叁仟米的地方》不仅描述了一个奇异世界的奇异故事,同时也以细致与形象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泰码泰大陆独特的人物服饰、建筑、地理地貌、动植物、饮食乃至风俗历法等更深层次的背景信息,这都将成为深层次市场开发的实际依托,并以此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 《在海拔壹万叁仟米的地方》将以更丰富、多样的形式向消费者展示它超越普通作品的魅力;

 

 

P16

 

以《在海拔壹万叁仟米的地方》为背景的主题网站www.taimatai.com也将于图书发行期间同步开通。网站的内容设计上,不仅着重于吸引潜在消费者对作品的兴趣并参与购买,同时也兼顾了已经阅读过作品的读者对新内容的持续关注与广泛传播,以在读者与潜在读者中形成信息与行为的良性循环。

 

P17

 

对消费者,一个从未有过的阅读体验

对绝大部分的小说作者,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海拔壹万叁仟米的地方》

 

 

P19

 

制作方简介

 

P20

 

图码创意工作室成立于2005年,现有成员5人,是一个致力于独立风格的娱乐性美术作品与音乐作品创作的创意、创作型团队。

团队力求摆脱模仿与雷同堆砌出的流行轨道,尝试文化娱乐产品独立创新的可能性;

主要作品包括多媒体小说《在海拔壹万叁仟米的地方》、系列漫画《p儿子》以及其它风格独立的插画作品。

真诚希望与所有乐于在创新中感受成功乐趣的企

By

日照11—25

By

日杂11—25

《望东方周刊—奥运2008特刊-增刊》  200611月  总第1  北京 15.00


 
 
说是北京奥组委唯一指定期刊,似乎还有其他的,但没有见到的,以后此类杂志和越来越多的.

By

日落11-24


美国著名歌唱家奥黛日前去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