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荐11–26
<转载>
多元价值视野中的文学
评《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
陈广兴
早在1837年,爱默生就已在他著名的《美国学者》的演讲中宣布了美国文学的独立。在此后的发展中,美国文学出现过两次繁荣:19世纪中叶的浪漫主义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而后者才真正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崛起。罗伯特斯皮勒在《美国文学的周期》中认为,此阶段“产生了无愧于跻身其他国家和其他时代的伟大文学之林的杰出文学。”我国对美国文学的研究侧重于作家研究、理论研究、流派研究、以及综合文学史的撰写,相形之下,断代史研究相对滞后。虞建华教授等撰写的《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化思潮和文学表达》不仅凸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文学史上不同凡响的重要地位,而且在断代史研究方面亦将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撰写美国文学史,虽然可以做到“不虚美,不隐恶,”但往往易于步西方的后尘,严重者更不乏抄袭之嫌。文学研究的精髓和生命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前提则是继承。《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在浩瀚繁杂的资料中,整理出西方对特定文学现象的通行解释,然后再把这些解释放回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中,重新考证,继而得出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样,著者没有简单地把文学史当成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是如盛宁所说,“将文学作品纳入某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范式之中”,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考察。此外,真正的文学史不仅应该包括作家和作品,而且应该包括作家和作品被阐释的历史。《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在此方面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把文学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研究,总结了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评价,使研究具有了历史高度。
全书分上、下两编,集中讨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社会观念的形成变迁,文学运动的兴衰起落,作家的创作和成就。被称为“喧嚣的20年代”和“爵士时代”的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破陈规,标新异,反传统,求变革”为时代风尚。短短十年间,海明威、费茨杰拉德、庞德、艾略特、奥尼尔等作家在小说、诗歌和戏剧等领域发起一场以文化抗议为中心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在被称为“大萧条时期”、“愤怒的10年”和“红色的10年”的30年代,严重的经济崩溃在文化界激起强烈的反响,并迅速形成被称作抗议文学的左翼文学。斯坦贝克、詹姆斯法雷尔、迈克尔戈尔德等一大批温和派和激进派左翼作家在革命意识的感召下,将文学笔锋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断代文学史研究的专门化程度比普通文学史更高,但研究的范围又比专门的作家作品研究更广。基于这种双重特点,断代文学史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优势。《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正是利用了这种优势,对大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作家作品同时进行深入、集中的研究,使两者相得益彰。著者在研究中简繁得当,对有争议的问题,不惜笔墨,重点论述。对“迷惘的一代”作家自我流放的原因,虞建华教授首先把流行的解释总结为“战争幻灭说”和“文化朝圣说”,并指出它们的片面性。继而广征博引,深入地讨论了导致文化青年流放原因的复杂性和多重性,提出了广为忽视的几个因素,如:文学女性化风潮,城市的“移民化”和贫民化,法郎贬值,格林尼治村的瓦解等。对海明威和费茨杰拉德的研究中,著者指出两位作家的思想中都有某种终其一生也没有摆脱掉的“青年性”,这种对青年特质的固着造就了两位作家鲜明的文学个性,也严重地限制了他们思想的健康成长和深化。
《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史,它的语言鲜活生动、形象具体,随处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表达。著者飞扬的文字、泉涌的才思常常把抽象、枯燥的概念转化为富有独创性的意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此外,多变的句式很好地为著者思想的表达服务,气势恢弘的排比句能使所表达的感情充沛丰盈,极富感染力。著作中妙语佳句不胜枚举,将艰深的道理和理性的思辨用陌生化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在兴趣盎然中获益非浅。
严肃的学术品格背后是著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在理论满天飞的今天,作者摈弃了动辄套理论、贴标签式的僵化的评论,而是始终坚持一种“反对阐释”的立场,依赖于苏珊桑塔格所说的人们感性体验中的那种敏锐的感知力,讨论作家如何在其作品中艺术地再现现实,并进而参与历史的创造。
该书的主要作者虞建华教授在1991年以文学文化研究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不断有高质量的文章和著作问世,使研究同行大受裨益。在写作此书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虞建华教授于2002年移砚美国杜克大学,潜心著书。其结果不负众望,该著作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性和知识性,而且具有鲜明的审美性和可读性。著者的远见卓识和辛勤劳动赋予它极高的权威性,使它完全能与西方同类研究成果形成对话,实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近期评论